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

智能计算芯片与系统实践教学平台

中心自2019年建设了智能计算芯片与系统实践教学平台,解决人工智能芯片与系统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实践教学需求问题,构建“人工智能计算核心芯片与系统”天津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特色。智能计算芯片与系统实践教学平台位于20楼416-410,面积90平方米,设备100余台套,价值280万元。为全校180余名毕业生提供毕业设计实践环境与指导工作,为本科生国创及创新创业项目22项提供实践环境与指导工作,累计学生获奖137人次。

  1. 搭建人工智能综合实验平台,建设完整实践实训教学体系。
构建了人工智能系统设计应用平台,实训内容包括人工智能系统级设计与应用开发,为学生提供机械、自动化、信息、微电子等多学科融合开发式平台,包括SoC可编程系统平台、嵌入式系统、FPGA开发板、智能小车及ASIC原型验证平台等。
实训课程或以模块形式,侧重硬件芯片开发;或以项目形式,侧重软硬件的综合性,系统性和开发性,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、创新能力。同时,建立了健全教学实践的管理体制,加强实践环节的安排和条件建设,最终形成传感器、电路、集成电路、系统集成、嵌入式系统、人工智能应用全链条育人体系。
  1. 促进人工智能计算芯片、软硬件系统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,支持毕业设计及国创项目
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平台科创项目申报,立项项目均基于教师科研成果的有机转化,涵盖了学院智能感知、智能传输、智能处理及智能系统四大重点研究方向,基于国家重大重点项目,着眼于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,重点进行第二课堂建设,为微电创新课堂、电子设计大赛、集成电路设计大赛及本科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条件支撑与保障。
  1. 产教融合育人
深入开展产学协同育人。面向人工智能应用和学生的不同层次,开发了人工智能芯片和系统设计实验实训案例。以现有企业前沿项目为案例,激发学生学习智能硬件的兴趣,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。
产业公司技术资源和行业应用案例在本平台共享,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实训,定期安排讲座,参与实验教材开发、教学设计、实习实训,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实践环节。